「為什麼敷面膜老是過敏?」
這個問題可能是很多人的疑問吧...(包含何老師我
因為我的皮膚挺敏感的(是我的皮膚科的護膚師告訴說的)
無論是在做杏仁酸、淨膚雷射,
甚至只是擦一些帶點水楊酸的產品都會小小發癢...
(所以美白產品我從來沒擦過)
(做臉也都是要去皮膚科、專業醫美不敢亂找店家)
↑提醒:大家要找合法又有認證的店家才保險喔!
當然敷面膜也是一門大大學問!!!!!
今天就想來找找資料分享一下過敏的幾個可能性
也許可以幫助自己也幫助大家
重要小知識
在敷貼片面膜的時候,其中的水劑會在皮膚的表面形成一層水膜,
這層水膜有一定的張力、壓力,會施加給皮膚,
導致皮膚比平時承受更多的壓力。
長時間負壓吸收的情況下,皮膚就很容易發悶和微癢。
這種壓力若是經常施加在臉上,容易造成接觸性皮膚發炎反應。
因此面膜布還沒乾或是還有好多「精華」沒被吸收,
都不要貪心,遵照指示10-15分鐘就可以拿下面膜喔!
香料很可能是大元兇
美國一項2000人的研究顯示,
香料是最容易引起過敏的保養品成分,占過敏原前一、二名,
過敏機率達 11~12%;等於10人中有1人就是香料過敏!
可以記住單字「FRAGRANCE」,他代表香料、香精、香味等。
防腐劑的入侵
目前甲醛類防腐劑在前20大過敏原中就占了4個,
最容易致敏的防腐劑依序為:
Quaternium-15、Bronopol、Germall、DMDM hydantoin、
另一種常見的對羥基苯甲酸酯類(Paraben)在歐盟已經禁用!
但是台灣是這一兩年才開始規範...
使用到防腐劑產品,過敏比例大約 1~2%,
其實也算高的喔!100人就有1~2人是因為防腐劑過敏。
一般來說最常加入:MI、MCI防腐劑(對羥基苯甲酸酯類防腐劑)
2018年4月1日開始,不在規定中的69項防腐劑,
就不能再生產於化妝品中或嚴格規範含量。
因為大家都知道防腐劑會導致 ✖︎✖︎乳癌✖︎✖︎
但是!!!!! 4月1日前生產的產品是可以繼續販售的
(到底是什麼奇怪的放寬政策)
所以會看到很多面膜產品開始狂促銷....(便宜的請看清楚!)
面膜布材質
面膜布有許多種類,目前市面上大多都是短纖維(不織布)組成。
越短的纖維對於皮膚的刺激越大!更容易產生搔癢與不適!
而有時候這種搔癢會讓人以為是過敏~
也有纖維較長的布,但相對成本也就會比較高反應在價錢。
或是更好的生物纖維(很像人工皮那種),
就更適合敏感肌!不過~ 生物纖維有陷阱~那就是防腐劑!
⇡⇡⇡⇡因為生物纖維是用細菌培養,因此在防腐劑的使用上更複雜⇡⇡⇡⇡
是否使用不少激素類產品
激素類產品就是有時皮膚科會開的類固醇之類的~
對於治療一些皮膚症狀十分有效!
但是若自己胡亂使用,
停用後可能會導致皮膚對於其他天然的產品有排異反應喔!
所以一定要遵照醫生指示!
春秋季節換季
基本上這個問題出現在春季秋季的可能性很大,
但常好發於低溫氣候時,會特別乾癢!
但原來夏天也會!!! 因為某些人的皮膚,
在夏天過度流汗時,其實也會造成過敏症狀~
如果在這些時候你敷面膜的話....就容易感到刺痛與不適!!!
正常皮膚排異反應
其實皮膚排異反應是過敏的意思,不過為什麼要加入「正常」?
排除掉皮膚受傷(曬傷、痘痘傷口、或是其他傷口)
若是你是不常化妝的人,
或是長期使用同一種牌子保養品,
甚至是因為面膜停留時間太長,
⇡⇡⇡⇡何老師我只要停留時間太長就會過敏⇡⇡⇡⇡
都會導致正常的排異反應(過敏)
最後還是要說,
敷上面膜後,如果立刻覺得臉部刺、痛、癢?
代表面膜某種成分刺激皮膚,
一定要立即拿下!
若不是上述原因,也可能是因為含有:
酒精
面膜添加酒精,使水分快速揮發,
可以讓水不容易滴下來,賣相更好。
美白或抗痘成分
美白面膜中的乳酸、果酸、傳明酸、麴酸、熊果素等,
及現在最夯的杏仁酸,因為可去除角質,
臨床上常被發現對皮膚產生刺激、過敏現象。
另外,具抗痘效果的水楊酸,
也被發現可能引發皮膚刺激、敏感。
精油
不論精油或植物精萃,成分均很複雜,
對皮膚的安全性及效果也缺乏完整研究,
添加成分愈多,等於讓肌膚負擔更多風險。
丙二醇
丙二醇(Propylene Glycol)可使皮膚保濕,
可抗菌, 減少防腐劑用量。
不過對皮膚可能具有刺激性,敏弱肌膚宜避免此成分。
乳化劑
有些面膜上的液體是白色乳霜狀,含水與油。
含PEG類乳化劑較刺激,
市面常見的Tween(聚山梨醇酯)即屬PEG類乳化劑,
敏弱肌可避免使用。
也可以將產品拿去皮膚科詢問醫師!是否過敏與面膜有關。
喜歡我的文章歡迎動動手指
按讚分享,點點廣告
你的鼓勵是我寫文章的動力
合作私訊:a7171g@gmail.com 何老師
參考資料: